菠菜送白菜网址大全

善用紅色文化資源 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發布者:宣傳部發布時間:2022-04-26瀏覽次數:1224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體人民在革命斗爭與社會建設中逐漸形成的,是中國革命精神與奮斗精神的生動體現,凝結著中華民族優秀的思想道德觀念,具有深刻的革命性和鮮明的民族性,能夠發揮重要的思想引領作用。紅色文化資源經過較長時間的積淀,蘊含了英勇頑強、無私奉獻、誠實守信和勤儉節約等優秀品質,具有先進性、民族性和育人性,是當代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的力量源泉,對大學生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蘇州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如蘇州革命博物館、巫山渡江登陸紀念碑、楓橋鐵嶺關、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中共蘇州獨立支部舊址、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等。蘇州市職業大學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肩負起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使命。

    挖掘紅色文化資源 奠定課堂教學基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紅色文化資源蘊含著革命人物、革命事跡等豐富的內容,融思想性、歷史性與藝術性為一體,是思政教育的優質資源。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斷推進,大量的紅色文化資源被挖掘出來,加深了人民群眾對紅色文化的認識與理解,推動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同時也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學校鼓勵教師挖掘蘇州本地紅色文化資源,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篩選出優質資源融入課堂教學,營造紅色育人的良好環境,充分發揮其資政育人的功效。一方面,思政教師在深刻理解紅色文化的內涵之后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整理分類,并與課程設置相結合,豐富思政教育素材;另一方面,紅色文化資源的表現形式具有多樣性,思政教師根據不同的表現形式創新教學模式,幫助學生精準把握紅色文化的時代內涵、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覺悟。此外,其他專業的教師也盡可能挖掘與本專業相關的紅色文化資源,讓學生在思政課程以外也能感受紅色文化。各學院邀請校黨史宣傳員為學生作紅色專題報告,讓學生深入了解共產黨歷史,感受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真理、堅持理想的深厚愛國情懷,鼓勵學生將學習成果運用到學習及以后的工作中,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

    尋訪紅色文化資源  創新思政教育實踐

學校不僅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課堂教學進行理論上的引導,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切身感受紅色文化資源的魅力,從而傳承紅色基因,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蘇州市共有革命遺址和紀念設施132處,這些都是優秀的紅色文化資源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教師鼓勵學生結合所學的愛國主義內容,在學習之余走進這些紅色遺跡與紀念設施,親身感受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很多優秀的紅色電影也是很好的紅色文化資源,學校定期組織學生觀看紅色電影,回顧中國共產黨100年的偉大征程,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激發了學生深厚的愛國熱情。在專業建設方面,各學院也紛紛組織學生將紅色文化資源與自身專業相融合,例如,教育與人文學院組織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走訪了越溪街道珠村社區,深入了解珠村的發展歷程和“珠三角”黨建品牌,開展紅色旅游資源專題調研,與社區建立初步合作。學校建立了數字化思政沉浸式交互體驗中心、宣傳思政融媒學習中心和“云思政”考核平臺,通過學習驛站,學生們以VR視角“云”觀看中共一大會址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重走”長征路。

    發展紅色文化資源  打造紅色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隱性教育的重要功能,它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紅色文化資源,實現紅色教育的功能,是非常必要的。紅色校園文化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其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從而提升思想覺悟和道德修養。近年來,學校一直致力于打造紅色校園文化,以發展紅色文化資源、傳承紅色基因。一方面,學校結合自身的資源優勢,把圖書館“悅·空間”打造為集黨史教育、學習、展示、研討、交流于一體的紅色書房,將館藏的3000余冊紅色書籍按照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偉大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十大主題進行展示,并同步開啟網上紅色書籍閱讀通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另一方面,學校舉行了“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黨史知識競賽、“傳唱紅色經典,凝聚青春力量”紅歌比賽、“講好紅色故事,感悟使命擔當”主題演講比賽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重溫紅色歷史、感悟黨的初心使命,并從中汲取奮進力量,使理想信念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