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報》2022年11月22日 報道 通訊員 歐陽洪萍 胡雅倩
//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1080495371632756808&item_id=11080495371632756808&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11月18日,衢州職業技術學院迎來了建校20周年校慶。
怎樣給自己過一個有意義的“20歲生日”?除了邀請校友參加座談會、舉辦慶典文藝晚會等活動,這所學校還低調又不失隆重地干了三件大事:舉行首批客座教授、產業導師聘任儀式,發布《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志》,舉辦浙閩贛皖四省邊際“雙高”建設發展論壇。
“二十正青春 奮斗新時代”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建校20周年紀念大會上師生的精彩演出。
浙閩贛皖四省邊際“雙高”建設發展論壇。
聘導師 “人才是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
11月16日,衢州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了首批客座教授、產業導師聘任儀式暨專業發展座談會。一批在社會各界具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專家、學者以及知名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成為學校的客座教授和產業導師。
在儀式上,首批產業導師各自分享了與學校合作培育人才的計劃。
“從管理者轉型成為教書育人的一份子,深感責任重大。”受聘為首批產業導師的衢州市盛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高級平面設計師、總經理方云說,希望通過與學校進行橫向課題的合作,互相磨合,優勢互補,攻堅克難,共同成長,培養出一專多能、多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主動融入到學校的教育隊伍當中,與學校的相關科研團隊、教師隊伍進行深度融合,協同義務、協同育人,提高學校的人才培養和學科水平,這對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至關重要。”衢州市中醫醫院主任中醫師金瑛表示。
“這是事關學校‘雙高’建設和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衢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徐須實在聘任儀式上表示,對衢職院來說,人才是學校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隨著‘雙高’院校建設的深入推進,我們發現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拔尖人才、領軍人才、產業人才的匱乏,已經成為學校向上發展的‘卡脖子’難題。”
近年來,衢職院通過內部挖掘潛力人才、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柔性引進領軍人才,三管齊下,在人才建設上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建校20周年慶祝活動期間舉行首批客座教授、產業導師聘任儀式,無疑是該校進一步強化和落實人才強校戰略,努力打造一流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為學校“雙高”建設、職教本科提供強大智力支撐的重要舉措。
寫校志 存史、育人、資政,讓校史“活起來”
11月18日,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發布了第一本校志《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志》。
衢州職業技術學院隆重發布了第一本校志《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志》。
《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志》總共約41萬字,以記、錄、表、圖等呈現,以編年體為主、紀事體為輔的形式,記述了從1999年衢職院籌建開始至2022年9月的學校辦學淵源和歷史沿革。
“編寫《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志》其實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校志主編、原學校副校長吳健說,學校從籌建到正式成立,從與浙西分校合并升本,再到后來的獨立辦學,一路走來所經歷的艱辛太多,而且這所學校所承載的責任與使命也很多。“此次編史修志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將學校建校20周年這一部改革創新創業史、奮斗史、發展史記錄好,傳承好歷代衢職人忠誠無私的敬業精神、嚴謹細致的治學精神、誨人不倦的園丁精神、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愛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
在編撰過程中,校志編撰團隊克服了重重困難,想方設法收集大量的文史檔案資料,積極座談走訪、反復核對以確保資料的真實準確和客觀,前后舉辦了14次由全體編撰人員共同參與的校志推進會,七易其稿,最終,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終于在10月30日完成定稿,交付工廠印制,以此向學校20周年獻禮。
“這是到目前為止,資料收集較為齊全、脈絡梳理較為清晰、制作較為精美的一本衢職院‘百科全書’。”吳健說,在這本校史中,不僅探索了學校的辦學淵源和辦學文脈,也記錄歷屆衢職院師生對高等職業教育事業的不懈追求。20年來,經歷了四校整合創業、兩校合力升本、重新獨立辦學、“雙高”院校創建……衢職院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名不見經傳到在四省邊際有較大影響力的良好發展。
“校志是讓歷史根脈得以記錄和延續的載體,是學校愛國愛校教育的活教材,是薪火相傳、賡續前行的接力棒。做好校志工作,可以發揮‘存史、育人、資政’的作用。”徐須實說,在建校20周年之際,希望以這次校志編纂為契機,從衢職院20年辦學史中、從衢職院歷代前輩們身上汲取智慧和營養,從各位前輩們的手中接過接力棒,加快追趕跨越,在新時代的高等職業教育大發展中傳承職教薪火、賡續衢職精神。
辦論壇 探索職業教育發展新機遇
黨的二十大報告繪就了全面推進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三大戰略”,統籌職業教育“三教”協同創新,推進“三融”系統改革,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的藍圖。作為新時代的職教人,如何破題,如何答題?
藝術設計學院師生獻上慶祝學校20周年禮物:還原學校前身之一——建立于1951年的衢州衛生學校的模型。
11月18日下午,在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內,還舉辦了一場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的浙閩贛皖四省邊際“雙高”建設發展論壇。來自浙閩贛皖等地的職業學校代表、相關產業和企業界代表、職業教育界研究專家等紛紛在論壇上問診把脈,暢所欲言,圍繞“雙高”建設內涵、科教融匯等方面分享職業教育探索中的成功經驗,探討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機遇,共謀區域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從“新時期農民講習所”到四省邊際(衢州)共富學院,從“五位一體”政校協同育人載體到“領頭雁”培訓工程……近年來,衢職院成功打造四省邊際農培高地,創建共同富裕示范窗口,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論壇中,衢州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呂延文以《基于“鄉村振興綜合體”培育高素質農民的衢職實踐》為主題,介紹了學校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聚焦共同富裕、打造高水平服務地方發展高地方面的實踐與創新。
在互動沙龍環節中,職教領域知名專家、嘉賓們圍繞新時期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話題展開探討。如何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系統推進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等觀點的碰撞,帶來了新的思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利好政策,新時代職業教育進入了‘大有可為、未來可期’的新發展階段。黨的二十大報告更是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徐須實表示,職教人比歷史上任何時刻都更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全面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大勢,希望此次論壇成為兄弟院校間共謀發展的紐帶和橋梁,進一步強化四省邊際職業教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營造“四省同臺、互融互促、攜手共進”的良好氛圍。